蜀汉后期为什么人才凋零

三国时期尔虞我诈、攻城掠地,涌现众多英雄人物,共同书写波澜壮阔历史。细心者发现,蜀国自诸葛亮逝世后,几乎无人被后世记住。蜀汉后期人才断层地理位置偏僻、人口稀少连年征战诸葛亮有关。

1.地理位置偏僻、人口稀少

诸葛亮称益州为“天府之国”,形容其富庶,但道路崎岖。李白也感叹“蜀道之难”。战乱时代,人人渴望建功立业,谁会去益州享安宁?益州无人才流入,反有人才外流。刘备入川后只能在本地寻才,但以此对抗全国智囊艰难无比。蜀汉人口约一百万,曹魏约四百万,孙吴约两至三百万。蜀汉寻人才难度大,曹魏位于中原,教育机会多,成才几率高。蜀国人口少,质量也较差。

2.连年征战 诸葛亮六次北伐,姜维九度进攻中原。二者皆察觉蜀汉人才匮乏之势,故在晚年,抓住老一辈尚存余热,勇为一试。虽谋略不错,但连年征战,使蜀汉国力衰竭,难以兴盛经济文化。恶性循环下,后辈不济,只得依赖老辈智谋,急于重兴军事,忽视经济文化,致人才荒芜。

3.诸葛亮

蜀汉后期无人出众,诸葛亮应承担责任。荀彧为曹操谋士,引荐程昱、郭嘉;周瑜为孙吴谋士,推荐张昭、张纮。而诸葛亮独自扇子投靠刘备。他自视甚高,自比管仲、乐毅,仅与崔州平、徐元交好。虽然他与多位名士交往,却未推荐任何人给刘备,使其未能受益。

诸葛亮第二个责任是过于负责,自己动手,缺乏信任他人。他否定魏延的子午谷奇谋是典型例证。若能委派任务给他人,并培养年轻人,蜀汉后期不会只靠姜维支撑。

/
  • 版权声明:蜀汉后期为什么人才凋零,由 2024-03-17 发表。
  • 转载请注明:爱听网